武术精神、贵乎心静,炒作下的“变味武术”我们不需要
最近,如果你不知道马保国的流行文化梗,可能就有点out了。在浏览短视频app或者网站时,大家都不时被“关于马保国的各类恶搞剪辑”刷屏。好奇之下,我在网上搜索了马保国先生的个人资料。
马保国,自称“浑元形意太极门掌门人”,虽然年过花甲,但独创了五连鞭、连三锤等招式,吹捧之下显得武术实力超群。但现实中,他却在5月17日的一次切磋中,被50岁的业余散打爱好者王庆民三次击倒并最终KO。随后,马保国被众多网友群嘲后,表示要回归平静生活,却在随后几天正式宣布:确认参与院线电影《少年功夫王》的拍摄录制工作。说到这里,我心里产生了不小的疑问。
另类出圈,营销胜过一切?相信只要看过马保国真实视频的人,都不难发现,其实他就是一个学过半吊子武功的人,自创门派在海外教学,教着教着最后回到了国内。视频中,他的武术动作滑稽、语言嚣张,更是在被人KO后还奉献了“年轻人不讲武德”等经典名言。还记得小时候,爸妈总是教育我:“不要做说话的巨人、行动的矮子;高调做事、低调做人。”但现如今,真材实料的人往往默默无闻,哗众取宠之辈居然还能获拍功夫电影,与踏实奋进的正能量价值观背道而驰,令人悲哀!更可笑的是,2020年1月8日,武术被列入第四届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正式比赛项目,作为传统文化瑰宝的武术,如今却被半吊子之流借此出名敛财?试想一下,如果青少年一直被错误的价值观围绕,只知炒作营销,何谈国家富强,又何来追寻中国梦?马保国之流,只是病态社会的冰山一角,浮躁的社会现象背后,急需大众深入反思。
全网热炒,过度戏谑娱乐?如今,马保国“黑红大火”的背后,除了自身的营销炒作,更离不开各类媒体和广大网民的“推波助澜”。新时代,大家的生活节奏快、工作压力大,空闲之余就会被“娱乐八卦”事件所吸引,排解压力、舒缓情绪,仿佛看着别人出丑、自己也会开心。但是凡事总要有个度,马保国现象,如果放在个人生活上,我觉得无伤大雅,就是为生活增添欢乐。但如果通过全网炒作后被无限放大和延伸,就会成为传播错误文化和观点的方式,成为有心人炒作热度的工具。希望各类媒体和广大网友,在适度娱乐发散的同时,还是将更多的关注点集中于社会民生和正能量的传播,比如:就可以尝试用马保国事件延伸至真正的武术大家,扩展到真正的强身健体之术,传递出真正的“天人合一、以德服人和以人为本”的传统武术精神。